很多人一听到白血病就会感到害怕,认为得了白血病就得了绝症。其实不然,由于近年来的医疗水平的发展,白血病的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除了传统的化疗等西医治疗外,中药治疗白血病相比西医治疗费用低廉,副作用小,更容易被白血病患者及家属所接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药如何治疗白血病。
  中药如何治疗白血病
  1、气血两虚证:主证:头昏,神疲乏力,动则气促,心悸气短,目眩,耳鸣,唇甲色淡。懒言,自汗出,甚至腰腿酸软,妇女经血涩少或闭经,面色苍白或萎黄无华,皮肤可见出血点。舌质淡或淡胖,苔薄自,脉细软或略数。治法:益气养血。方药:八珍汤。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药,人参,白术,茯苓(去皮),炙甘草,生姜,大枣。体虚乏力者加黄芪、枸杞;出血者加阿胶、小蓟;眠差者加远志、五味子;分析:方中用参、术、苓、草补睥益气;归、芍、地滋养心肝,加川芎入血分而理气,则当归、熟地补而不滞;加姜、枣助人参、白术入气分以调和牌胃。全剂配合,共收气血双补之功。
  2、气阴两虚证:主证:头晕乏力,午后潮热,或手足心热,盗汗。咽干心烦,失眠多梦,甚刚消瘦,腰膝酸软,耳鸣耳聋,遗精滑泄,舌淡红,苔少或光剥,脉细数。治法:益气养阴。方药:生脉散合二至丸。人参,麦冬,五昧子,女贞子,旱莲草。若阴虚重于气虚,人参可改用北沙参,加龟板;若阴虚及肾,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兼见热毒之证,加青黛、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分析:生脉散中人参甘平,补肺,大补元气;麦冬甘寒,养阴生津,清热除烦以安神;五味子酸涩收敛,三味合用,取其益气生津,使肺润津生,气阴两复。二至丸(女贞子、旱莲草)功能补肾养肝,用治肝肾阴虚之证。
  3、热毒炽盛证:主证:壮热,烦躁,头晕唇焦,口舌生疮,周身骨痛,或见发斑衄血,神昏谓语,小便黄赤,大便干燥或秘结不通。舌红或紫,津少,边有瘀点,苔黄或灰黄,脉弦数或滑数。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方药: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犀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白血病热毒炽盛证多见干急性白血病,往往兼见出血、肺部感染、口腔演疡等备类兼症,若见高热不退,可加用知母、石膏;出血较多,酌加仙鹤草、茜草、三七粉等,加强止血作用;感染,加银花、连翘、板蓝根;见口渴少津等伤津之象,须时时顾护阴液,可加用西洋参泡服。分析:本证之病机为热毒壅盛,且充斥弥漫三焦,故用黄连、黄芩、黄柏直泻上、中、下三焦之火;栀子通泻三焦之火,兼能导热下行;犀角清心、凉血、解毒;生地养阴清热,配合犀角凉血以止血;赤芍、丹皮既能凉血,又能散瘀。全方泻火解毒与凉血活血散瘀同用,而重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中医药治疗白血病优势
  1、具有逆转增效作用:能弥补西医化疗“敌我不分”,配合化疗,增加化疗敏感性,对抗化疗副作用,减轻其毒性和不良反应,还能增加其疗效可保护正常造血功能骨髓的恢复,防止化疗药物引起严重的骨髓抑制。
  2、诱导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 能有效地控制白血病细胞的增长,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并逐渐使之转化分解,同时杀死部分白血病细胞。
  3、调节人体机能: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改善机体新陈代谢、促使毒素排出体外。最终治愈白血病的目的。
  4、解决对化疗药耐药的问题:同时一些低增生性白血病,本来白血胞、血小板很低,经不住强力的化疗药,可用中医中药来治疗,既避免了西药的毒副作用,又能缓解病情。
  5、提高生活质量:对于晚期的白血病病人,能改善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不良反应少:中药具有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毒副反应少的特点,但仍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应用,避免滥用。
  关于中药治疗白血病的介绍到此为止,希望能对您的治疗有所帮助。早日脱离疾病的困扰是每一个患者共同的心愿,而白血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而有艰辛的过程,白血病患者首先要端正态度,千万要避免不良情绪带给患者的负面影响。

作者 yatao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