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数目一下子大量减少,那么很可能在出血时就很难自动止血,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在出现血小板低的症状时应及时治疗。
1、 急性型 减少的症状起病前1~3周84%病人有呼吸道或其他病毒感染史,因此秋冬季发病最多,起病急促,可有发热,畏寒,皮肤粘膜紫癜。如患者头痛,呕吐,要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
2、 慢性型 常见于青年女性,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隐匿,血小板减少的症状较轻,出血常反复发作,每次出血持续数天到数月。
血小板低的危害
一 、引起粘膜出血,如鼻粘膜出血、口腔粘膜出血、胃肠道粘膜出血、泌尿生殖道出血、阴道出血等;
二、 手术后大出血;
三、 多发性瘀斑、紫癜最常出现于腿部,这些都是血小板减少的危害。
四、对于血小板减少的危害可以引起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内出血可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