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指的是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及身心健康,要想彻底治愈血小板减少症,就必须做好前提准备,首先就是做好血小板减少的诊断工作,这样才能保证血小板减少症治疗的顺利进行。下面就由无极血康医院专家带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血小板减少的诊断标准:

 1、临床以出血为主要症状:无明显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血小板计数<100×109/L,骨髓核细胞为主,巨核细胞总数增加或正常,血清中检出抗血小板抗体,血小板寿命缩短,并排除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即可诊断。

 2、慢性患者可见血小板形态大而松散:染色较浅;出血时间延长,凝时时间正常,血块收缩不良或不收缩;凝血酶原消耗减少,凝血活酶生成不良。血小板极度减少时,由于缺乏血小板第3因子,可致凝血时间延长,血小板寿命很短。

 3、血小板减少的骨髓象:出血严重者可见反应性造血功能旺盛。急性病例巨核细胞总数正常或稍高;慢性病人巨核细胞多增高。

4、血小板减少检查血象:出血不重者多无红、白细胞的改变,偶见异常淋巴细胞,提示由于病毒感染所致。

 5、巨核细胞分类:原巨核细胞和幼稚巨核细胞百分比正常或稍高;成熟未释放血小板的巨核细胞显著增加,可达80%;而成熟释放血小板的巨核细胞极少见。为了确诊此病而排除白血病或再生障碍性贫血时须进行骨髓检查。

  血小板减少症症状表现:

◆急性型多为10岁以下儿童,两性无差异。多在冬、春季节发病,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居多;也可在疫苗接种后。感染与紫癜间的潜伏期多在1~3周内。成人急性型少见,常与药物有关,病情比小儿严重。起病急骤,可有发热。

◆慢性型占ITP的80%,多为20~50岁,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隐袭。患者可有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有的表现为局部的出血倾向,如反复鼻衄或月经过多。瘀点及瘀斑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肤与粘膜,但以四肢远端较多。可有消化道及泌尿道出血。外伤后也可出现深部血肿。颅内出血较少见,但在急性发作时仍可发生。脾脏在深吸气时偶可触及。

专家指出:急性血小板减少症可治愈,但慢性血小板减少症大部分患者终身难以治愈,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做好全面的护理工作,相信慢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是可以康复的。日常生活中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尽量远离血小板减少的诱因,则可减少疾病的发作。

诊断血小板减少的五个标准    

作者 yatao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