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化疗药物都是刺激剂和发泡剂,对血管的刺激性很大,所以输液时有时感觉血管疼痛,这说明血管的内膜已经被破坏,血管内膜被破坏后药物就有可能外渗,从而导致局部机体组织结构被破坏、产生疼痛、组织坏死、感染。继而导致血栓、血管变硬、变黑、萎缩。临床上我们经常看到长时间化疗的白血病病人,血管都被破坏了,后期经常无处扎针,无法输液。
 
  平时手部输液,静脉的血流量为10ml/min,血液流动慢,化疗药物在血管内停留的时间长,对血管的损伤就大。如果改用导管进入粗血管中-上腔静脉(直接连接心脏的一根血管),上腔静脉的血流量为2000~2500ml/min,是手部静脉流量的200~250倍左右,能很快地稀释和冲散药物,从而保护了外周静脉,并从根本上杜绝了药物的外渗。
 
  专家建议,白血病患者开始做化疗时,就要注意保护血管组织,最好一开始就插管,千万别等到没地方扎针了再插管。

作者 yatao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