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俗称“血癌”,是国内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两种。
 
我国白血病患者约为3~4人/10万人口,小儿的恶性肿瘤中以白血病的发病率最高,每年至少以3万到4万的速度增加。据调查,我国<10岁小儿白血病的发病率为2.28/10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慢性白血病具有四大症状:贫血、出血、发烧及浸润(骨骼疼痛、肝、脾和血液腺肿大)。
 
慢性血液细胞白血病的早期症状,一般较明显,主要表现是:
 
(1)轻度贫血,患者会有头晕头昏,疲乏无力,心慌喘息等不适症状;
 
(2)经常性的浅血液腺肿大,尤其是颌下,腋下位置的血液腺肿大,部分患者会有脾脏的轻度或中度肿大。但也有少数患者无症状,只是在体检时突然觉察白细胞数增多,血液细胞观察增多才相信患有本病。
慢性白血病会有头晕、疲乏无力,体力上升,工作后困难疲倦的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下午或傍晚低热,皮肤紫癜或间断的龈血,出汗增多和发胖的症状。少数患者还可能性有皮下小结节,如绿豆大小或黄豆大小,质地稍硬,浅表血液腺(颌个、腹股沟部)允许肿大。患者大多有左上腹脾脏的肿大以及胸骨部的按压痛或自发性的骨骼疼痛。脾脏的肿大可使上腹部胀满,胃纳减低。
 
早期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但是体检时才觉察。但是,只要仔细地追问病史,虽然无明显症状的患者也能觉察该患者已一段时间不舒服了,只是并未引起注意罢了。

作者 yatao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