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验需要注意什么?经常会有患者问关于血常规检查结果的问题,一旦化验结果不在正常范围内就表现的很担心,无极血康医院血液病专家袁军清主任表示,其实血常规化验结果会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令化验结果更加切合自身病情,专家建议做好血常规检查中的注意事项。

  血常规检验是什么?

  概念:血常规检验是指对血液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及相关数据的计数检测分析,也称血细胞检验。

  意义:血常规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它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可提供许多重要信息,是临床医学检验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

  [专家提示]:为了使血常规检验稳定可靠、数据准确,防止临床诊疗出现错误判断,实验室检验要充分考虑影响血常规检验中的多种影响因素,并严格加以控制。

  血常规检验需要注意什么?

  一.标本的采集

  为了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必须取得高质量的标本。高质量的标本是高质量检验的第一步。保证血液标本中各项细胞的完整形态是作为血常规检验用的高质量的标本的最基本的要求。

  二.标本的稀释

  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的红色粘稠混悬液。在进行血细胞检验计数时,直接用血液计数是困难的,无论是镜检还是用血细胞分析仪,血液均需合适准确的稀释后才能进行血细胞的检验计数。基于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在血细胞分析仪的设计应用中,稀释倍数和计数容量是最重要的设计指标之一。

  三.标本的储存

  抗凝剂因时间和浓度的不同,会造成对血细胞形态的影响。有研究表明,用EDTA抗凝静脉血标本,在标本收集后的5分钟内或30分钟后,8小时内(室温)检测,可以得到最佳的检测结果。如果不需要血小板和白细胞分类的准确数据,则标本可以在2℃-8℃的条件下存入至24小时。预稀释标本一般需要在标本制备后10分钟内予以测量;如果稀释液中添加细胞稳定剂,预稀释标本的存放时间也不可超过4小时。

  血常规检验需要注意什么?以上内容为我们简单介绍了血常规检查中的注意事项,血液病专家总结说,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要想取得准确的检验数据,就要在实验的每一个步骤中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如果您对于以上内容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建议直接咨询在线血液病专家。

作者 yatao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