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的诊断标准?由于某些药物因素所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低于正常值下限)我们常称之为药源性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症状特点以及临床诊断标准都是不同的,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吧。

  药源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症状表现:

  ⑴轻症者:仅表现为皮肤淤点、淤斑和黏膜出血,可伴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症状严重者可有消化道出血、血尿或阴道出血,甚至颅内出血。

  ⑵症状严重者:可在有出血症状的同时出现全身症状,如寒战、发热、全身酸痛、恶心、呕吐、头痛、腹痛、关节痛、皮肤瘙痒与潮红等。

  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的诊断标准:

  ⑴患者起病前仅用了某一种药物,或同时使用了其他药物,但在停药后继续使用其他药物不影响血小板计数;

  ⑵患者发病前有确切应用某种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史,且停药后血小板减少症状减轻或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

  ⑶医师排除了其他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

  ⑷患者重新使用该药后血小板减少症又复发。

  无极血康医院专家表示:如果患者符合以上4项可确诊为DITP,符合前3项者的血小板减少很可能与药物相关,符合⑴项者的血小板减少有可能与药物相关,不符合⑴项者的血小板减少可能不与药物相关。患者还应接受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如外周血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骨髓象分析,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等。

  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的诊断标准?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的是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的诊断标准,准确诊断血小板减少的类型以及程度才能为下一步的治疗打好基础。药源性血小板减少还可以分为骨髓抑制性、免疫性等类型不同治疗方案也不相同,建议根据自己的病情直接咨询在线专家。

作者 yatao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