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者的出血部位有哪些?
白血病患者的出血部位甚为广泛,几乎人体所有的部位都可以发生出血,尤其是急性白血病患者。较常见的出血部位是:
1.皮肤:表现为瘀点、瘀斑或大片的紫癜,甚至为血肿;在静脉穿刺处或外伤后更甚;
2.口腔齿龈及口腔粘膜出血。无任何诱因即可出血不止,甚或出现血疱、血肿;
3.鼻腔于碰伤后或无诱因时出血;
4.其他:眼球结膜、胃肠道、泌尿生殖系(女性患者出现阴道出血)和脑出血。
出血是白血病患者的典型症状,可遍及全身各部位,其中较为常见的为脑出血、消化道出血、阴道出血、鼻出血及牙龈出血,应及时处理,避免病情恶化。
(1)脑出血:白血病患者脑出血应立即保持安静、避免搬动、给氧等,确诊后输注浓缩血小板悬液或新鲜血,静脉滴注肾上腺皮质类药物,为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还应每6~8h静脉速滴20%甘露醇250ml。
(2)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可口服或胃管注入冰生理盐水200ml内加正肾上腺素8~10mg,下消化道出血可试用琥珀酸氢考100mg~200mg加100ml生理盐水保留灌肠。
(3)阴道出血:月经经血量过多,可肌注丙酸睾丸酮100mg,每日1次,连用3~5天,此外月经后还应长期服用避孕药避免月经来潮,以免加重贫血。出血量很大,不能止住时应视情况进行子宫填塞或子宫切除。
(4)鼻出血:白血病患者鼻出血量不大时,可鼻部冰袋冷敷,或用沾有肾上腺素等血管收缩剂,凝血酶、中药止血粉等纱条填塞。若出血量大需填塞前、后鼻道。
(5)牙龈出血:牙龈出血患者可采用局部冰敷或在出血部位使用止血药物压迫止血,佐以1.5%双氧水或凉血、止血的中药汤剂含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