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止血,加速凝血,防止出血;并能嵌在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处,保持血管内皮完整性,并有修复作用,当组织受伤出血时,血小板常成群聚集,促进血液凝固而起止血作用。  
 
  血小板低于100×10^9/L时即可称为血小板减少,低于50×10^9/L时可有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常见于以下情况和疾病:  
(1)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放射线损伤等;  
(2)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淋巴瘤、风疹、药物过敏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3)血小板分布异常:脾功能亢进;  
(4)放射治疗和化疗等。  

作者 yatao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