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障治疗方法都有什么?目前国内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比例仍旧在不断增长,其中又以慢性再障患者居多,虽然说不会像急性再障那样危害大,但是如果治疗无法控制病情,慢性再障依然可以转变呈急性发作,此时就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存期。那么再障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呢?
再障治疗方法都有什么?血液病专家介绍说:
首先,需要恢复人体造血功能:
现在有很多药物是可以起到刺激造血的作用,雄激素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舀体化合物,兼有雄性化和蛋白质同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增加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使红系细胞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更加敏感,加强促红素细胞生成对造血干细胞的作用,促进红系定向于细胞分化为原红细胞进而增殖,成熟为红细胞。这类药物对骨髓造血组织减少较轻、进展较馒的患者疗效较好,而对骨髓造血组织严重减少者常无效。雄激素长期使用还会出现如男性化、肝功能损害等。
其次,可以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出血和发热效果较好。其机制是作用于造血微环境,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对血小板减少引起的皮肤和粘膜出血有止血作用,消除炎症和渗出液,抑制免疫反应。但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副作用较多,对粒细胞严重减少者长期使用易致严重感染,还可能引起胃肠道出血。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蛋白同化激素并用可有较好的效果。
最后,改善微循环药物:
微循环是造血微环境的组成部分,通过改善患者的微循环以刺激和滋养残存的造血祖细胞。常用的药物有:①一叶秋碱,这是从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可通过兴奋中枢神经,改善骨髓微循环,有利于造血干细胞的增殖。②莨菪类药物。通过神经系统抗胆碱作用,解除微血管痉挛,调整骨髓血液灌注,促进细胞分化成熟。
还有部分患者可以进行脾切除:
脾切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近百年的历史。一般认为脾脏是扣留、破坏红细胞和血小板以及产生抑制性T淋巴细胞和各种抗体的主要器官。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切除脏后,约有1/3患者可得到缓解,另-些患者在脾脏切除前药物治疗无效,而脾切除后则出现疗效。但脾切除治疗的许多患者的血掖学恢复不能达到正常,且要冒较大的风险,故选择脾切除治疗再生障碍贫血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再障治疗方法都有什么?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治疗再障有四种常见的方法,不同的方法针对不同的症状,患者在慢性期间,应该抓紧时间进行治疗,避免慢性演变呈急性发作,到时候危险系数就会增大。如果您对上述内容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建议直接咨询无极血康医院在线专家。